政府采购 阳光运行增强效能

近日,财政部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政府购买服务改革重点工作的通知》,对深入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多领域改革、提升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等进行了系统部署。今年以来,像这样的改革实招在政府采购领域频频出现,不断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提高面向中小企业预留份额、带动脱贫地区农副产品销售……政府采购不仅过程更加阳光透明,还为助企纾困、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带来更多能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提升数字化水平

北京大学计算机系博士毕业的冯是聪,几年前就敏锐地捕捉到政府采购信息公开中蕴藏的机遇。他与一群博士同伴于2018年创立了北京百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将各大网站公布的采购信息汇集到“知了标讯”平台,并利用先进算法和预测模型从海量信息中为企业挖掘更对口的商业线索和潜在客户。

江苏日升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中小企业,其销售人员原本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注册了“知了标讯”的会员,没想到不到3年就通过平台获得了70多次中标机会。该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平台还能帮我们梳理目标客户近几年的采购需求,以及行业竞争对手的中标信息,对我们的销售和决策很有帮助。”

目前,“知了标讯”每日更新招投标信息超过15万条,已经吸引了超过10万家企业客户,促成企业中标超100万次,成交金额过百亿元。“平台之所以发展迅速,能为客户提供更精准的服务,除了技术支撑外,更离不开这些年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力度的不断增强。”冯是聪告诉记者。几年来,他目睹了平台上一大批中小企业真正靠实力说话赢得中标机会,对自己的创业信心更足了。

冯是聪团队的创业故事有力印证了我国政府采购信息公开的提速升级。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在加速实现从采购预算到采购过程及采购结果全过程信息公开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政府采购数字化建设。今年以来,探索步伐进一步提速:江西省政府采购电子卖场3月28日正式上线,实行“零门槛”承诺制入驻,入驻供应商超6万家;陕西今年将政府采购电子化交易试点范围扩大到所有省级单位,采购限额以上的采购项目均可实行电子化交易。

此外,自3月15日起,江苏省政府采购框架协议电子采购平台在全省启用,实现了采购人从填报采购实施计划、登录平台下单采购到合同管理与付款的全流程线上封闭运行。内蒙古今年年初正式上线政府采购电子履约保函系统,使当地的采购履约保证实现了从线下缴纳较多现金到仅需线上办理电子保函且缴纳少量资金的重大转变。

除了交易平台的升级,相关服务也通过数字化革新变得更加务实高效。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近期推出了新一代远程评标服务模式——移动评标室,实现“项目在哪里,评标室就移动到哪里”,为采购人送评审服务上门。该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大力推进数字采购,在做大做强传统远程评标、完善推广移动评标室应用等方面持续发力。

“搭建融交易、监管和服务于一体的政府采购数字化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创新政府采购模式,促进采购管理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促进政府采购信用信息共享,是推动政府采购质量、效率与整体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的重要手段。”中国人民大学政策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俞明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为中小企业添动力

财政部今年3月发布的《2022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显示,2022年将小微企业货物服务采购项目价格扣除优惠提高到10%至20%,将政府采购工程面向中小企业的预留份额阶段性提高至40%以上。目前全国政府采购授予中小微企业的合同金额占全国政府采购规模的75%左右。

“近年来政府采购不断向中小企业倾斜,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告诉记者,政府采购对于中小企业的扶持具有积极作用,通过优惠政策和采购量的保障来支持中小企业,促进其更好发展,带动就业增长。

目前,各地区各部门通过灵活采取项目整体预留、合理预留采购包、要求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组成联合体或分包等形式,扩大中小企业获得政府采购合同份额。同时,还通过提高预付款比例、引入信用担保、支持中小企业开展合同融资、免费提供电子采购文件等方式,为中小企业参与采购活动提供便利。

今年以来,许多地方将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作为提振经济的一项重要举措。比如,江西省财政厅今年3月印发《关于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并加力提效促进经济回稳向好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提出将政府采购工程面向中小企业的预留份额阶段性提高至40%以上的政策延续到2023年年底。重庆市今年2月发布了《进一步支持市场主体发展推动经济企稳恢复提振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政府采购中的小额采购项目(200万元以下的货物、服务项目,400万元以下的工程项目)原则上全部预留给中小企业,货物和服务采购项目给予小微企业的价格扣除优惠继续按10%至20%执行。

北京市近年来逐年加大对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支持力度,专门预留给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的预留比例,在国家要求的30%和18%基础上,分别提高到40%和28%。同时,要求支付给企业的首付款不得低于合同的30%,中小企业不得低于50%。

“通过直接授予中小微企业一定规模的合同金额,提高专门面向中小微企业预留采购份额比例等政策手段,可以为中小微企业创造更多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机会,为短暂陷入现金流困境的经营主体及时提供造血机会和恢复功能。”俞明轩表示,政府采购通过“雪中送炭”和牵引作用可有效支持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

正因为这种积极作用,各地在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方面的探索不断深化。比如一些地方积极鼓励以政府采购合同资金预期支付能力为信用担保,引导金融机构为获得政府采购合同的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河南省2022年就通过这一举措为1783家中小企业完成实际融资约51.1亿元,扩大了政府采购供应商融资规模,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题。

还有一些地方将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纳入政府部门绩效考核。比如河北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落实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纳入市县财政部门绩效考核指标,引导各级财政部门落实监管责任,促进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政策落实落细。

据了解,近年来,财政部门不断加强监督管理,规范清理在企业股权结构、经营年限等方面对中小企业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等问题,依法保障中小企业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同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中央及地方预算单位在中国政府采购网公开发布的政府采购项目开展专项抽查,督促及时整改,依法保障中小企业权益。

强化引导功能

“政府采购是财政支出管理的‘三驾马车’之一,既可调控宏观市场环境中的经济结构,也会引导微观经营主体的经济行为。”俞明轩认为,通过不断完善政府采购支持创新机制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政策体系,鼓励采购创新产品、绿色产品、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等,可以有效加强对新技术、新业态、新产品以及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财政部今年2月发布《关于组织地方预算单位做好2023年政府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级财政部门统筹指导本地区所属预算单位,按照不低于10%的预留比例,通过“832平台”(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采购人管理系统填报2023年政府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预留份额。各地对此通知积极落实,比如广东省财政厅近期发文明确,2023年按照不低于30%的比例预留年度食堂食材采购份额,同时鼓励各预算单位工会组织通过“832平台”采购工会福利、慰问品等。

近年来,政府采购不断引导社会力量扩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多元供给。财政部近日印发的《关于做好2023年政府购买服务改革重点工作的通知》提出,通过增强就业服务扶持、提高教育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优化社区社会保障服务等,深化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厘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有效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在推动绿色发展方面,政府采购也在不断发力。2020年10月,财政部、住建部确定南京、杭州、绍兴、湖州、青岛、佛山6个城市启动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试点。两年多来,试点城市累计采购预拌混凝土、防水卷材、纸面石膏板等各类绿色建材近百亿元,形成以杭州市祥符桥历史文化街和绍兴市龙山书院为代表的一批绿色建筑示范工程,有效带动试点城市建材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发展。在此基础上,自2022年11月起,财政部、住建部、工信部进一步将政策实施范围扩大到北京市朝阳区等48个市(市辖区)。

“作为一种政府支出方式,政府采购可以引导和规范市场行为,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优化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政府绿色采购是利用市场机制,通过财政政策引导和激励全社会绿色生产和消费行为的一个创新性制度。”苏剑表示,绿色采购可有效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对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