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光镇李发明:为民办实事 为村谋发展|新要闻

李发明:为民办实事 为村谋发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仪陇融媒(记者 漆宗英 杨丹) 村子强不强,就看领头羊。自2021年当选永光镇青山村党支部书记以来,李发明牢记根本宗旨,一直把“为群众干实事谋实利”作为工作目标,带领全村群众夯基础、抓产业、促增收,成效显著,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

青山村距县城40余公里,属深丘高山村,一到下雨天,出行很是不便。李发明从担任村支书记那天起,便暗下决心,一定要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他带领村“两委”班子,组织村民苦干实干,实施村组路硬化9.6公里,修建便民路12公里,全村基本实现公路“户户通”,群众幸福感明显增强。

永光镇青山村村民张定超告诉记者:“以前我们村全部都是泥巴路,现在都砍上了硬化路,公路四面八达,对我们老百姓来说确实便利了很多,我要把这个公路扫得干干净净。”

“接下来,我们将修通龙头至青山的通村水泥路,届时青山村到永光镇的交通距离将从16公里缩短至8公里,非常便捷。”永光镇青山村副主任李天全说。

群众富不富,关键在支部。上任伊始,李发明抓的第一件事就是强班子、带队伍。为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他为每名党员划定责任区,实施量化管理制度。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班子的凝聚力增强了,群众的心气顺了,干事创业的热情空前高涨。面对无业主、无产业、无集体经济以及过半土地闲置等困境,李发明带领村干部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召开村民大会征求发展意见。从2020年开始,青山村实施撂荒土地整治,随之集中流转土地,引进业主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在此过程中,他们打破传统种植模式,小田改大田,搞规模化种植,走农业机械化的道路。

“我们土地流转出去租金是每年每亩150块钱,集体经济每年每亩40块钱,村民也可就近入园务工,增加一部分收入。”李发明说。

截止2022年,该村实施开荒复垦种粮500余亩,改造高标准农田近300亩。引进业主3名,流转土地700余亩规模种植油菜、小麦,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3万余元。同时,该村鼓励党员干部“先行先试”,带领群众栽植中药材,回引农民工租赁村废旧学校养殖肉牛,改造36口堰塘供业主养鱼,实现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1万元。从无到有,如今青山村真正实现了产业兴、村民富的美好愿望。

永光镇青山村村民刘本学说:“这几年我们村的产业发展的确是好了,环境卫生也好了,比起过去是天壤之别。”

眼下,在青山村的小麦产业园,只见绿油油的小麦长势十分喜人,将春天的大地装扮得绿意盎然。村民们正抢抓农时进行田间管理,李发明以身作则,和大家一样在田间劳动。看到今年茁壮成长的小麦,他露出了满意地微笑。

李发明告诉记者:“我们这片麦子是去年10月份就播种了,看这个长势啊,今年又是一个好丰收年。”

2022年,李发明在我县首届“担当作为好支书”擂台比武中获得三等奖,同时被评为南充市“担当作为好支书”。他所在的村先后荣获“南充市文明村镇”“仪陇县优秀基层党组织”“仪陇县文化振兴样板村”等称号。面对众多荣誉,李发明却十分冷静。

李发明表示:“我们青山村目前虽然有一些变化,但是离乡村振兴的目标相差甚远,我们还要持续努力。要当好一个好支书,需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脚踏实地,不贪大求洋,着眼现实,不断创新、突出振兴,把我们青山建设的越来越好!”

关键词: